消极比赛禁2年,中冠队申诉足协,国足0-7何解?
在北京时间7月31日的日子里,中冠球队四川青年竞技队挺身而出,他们果断地向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提交了仲裁申请,坚定地要求中国足协撤销对他们作出的禁赛两年的处罚决定。这一切源于六月,中国足协的严厉通报。
回顾那起事件,四川青年竞技队疑似消极比赛的场景发生在6月3日。当时,两队在兴义赛区的晋级组对抗赛中展开角逐,对手为重庆瀚达队。尽管四川青年竞技队在比赛中以2-4不敌对手,但两队均成功晋级到下一轮。然而,这场比赛的背后却暗流涌动。
赛后,同处兴义赛区的黔西南栩烽棠向足协递交了举报信,指控四川青年竞技队和重庆瀚达队在比赛中存在消极比赛、踢默契球的行为。由于净胜球的微弱差距,黔西南栩烽棠遗憾未能晋级。面对这样的指控,足协迅速成立调查组,对那场比赛进行了细致的复查。
经过深入调查,足协最终认定四川青年竞技队确实存在消极比赛的行为。随之而来的处罚结果在6月20日公布:该队比赛结果被取消,2025中冠比赛资格和赛区名次被剥夺,同时被禁止参加未来两年的中国足球协会赛事。
面对这一决定,四川青年竞技队并未选择沉默。他们迅速对外发表声明,直言足协的决定完全漠视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剥夺了申辩陈述等基本权利,对他们俱乐部实施了毁灭性的侵害,并认为这是一种强权霸凌的行为。
在声明中,四川青年竞技队进一步指出处罚决定的不足。他们强调处罚缺乏事实依据,程序上存在严重缺陷,而且与足协、国际足联的相关规定和惯例相悖。他们认为足协片面地曲解了比赛数据,逻辑分析混乱,完全忽略了他们的积极表现。
此后,四川青年竞技队多次发表声明,控诉足协的霸道行为。他们指出足协工作人员通过篡改程序、伪造数据、颠倒逻辑等手段,对俱乐部及球员的前程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在持续的争议中,四川青年竞技队以国足的经典输球比赛为例进行质疑。他们问道:国足输球是否算作消极比赛?当年的1-5输给泰国、今年的失利印尼、去年的0-7输给日本,若以此为标准,他们的比赛是否真的构成消极?他们反问若国足的表显不算消极比赛,那他们何以又算是消极呢?
直到今日,四川青年竞技队选择了寻求更为公正的裁决,他们正式向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提出了仲裁申请。此刻,该委员会已经正式受理了这一案件,期待能够给出一个公正的裁决。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中国足球赛事管理和裁决机制的深度思考与讨论。四川青年竞技队的每一声呐喊都在为中国足球的公正与公平而战。而这个案件的最终结果将如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