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李章洙:中韩应加强校园足球合作,中国需重视校园足球发展。

来源:来看直播

在直播吧7月31日的新闻中,韩国籍教练李章洙在接受《足球》报的采访时,表达了他对中韩校园足球合作的强烈意愿。他曾在中国的多家顶级联赛俱乐部执教,对中国足球有着深厚的感情,并认为中国足球的进步应当从校园足球开始。

李章洙在中国各地执教多年,见证了中国足球的变迁。他表示,他不仅希望看到中国足球的发展,更愿意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情感源于他对中国的了解与热爱。

如今,在江苏省启东市举办的第二届“百年名校杯”足球精英交流赛上,李章洙被聘为启东市校园足球总顾问。他对启东的初印象是宁静,这种宁静的环境有利于摒弃杂念,更利于足球事业的思考与发展。

在研讨交流会上,李章洙提到,早在二十多年前,他就曾向中国足协提出过重视校园足球的建议。他强调,在东亚地区,包括中国、韩国和日本,家长都非常重视学校教育。特别是韩国和日本,他们的校园足球非常发达,高水平足球都是从校园足球起步的。因此,他认为中国应该早早地重视并发展校园足球。

李章洙曾在巴西留学,对于那里的人们来说,球员的上学问题并不是重点,重要的是球技。但在东亚地区,家长们普遍希望孩子们能够上学并毕业于好的大学。这种文化背景使得东亚的家长对孩子的足球事业有着更高的期待和焦虑。

在“大师分享会”上,关于中韩青训的区别成为关注的焦点。李章洙表示,他更倾向于让孩子们亲身体验韩国足球的青训模式。韩国足协规定俱乐部必须配备各个年龄段的梯队,并且这些梯队边踢球边上学。所有的费用由俱乐部承担,且这些梯队有单独的联赛。

他认为中韩之间的青少年足球交流还不够充分。频繁的国际交流需要考虑队伍实力、费用、飞行距离、饮食等多方面因素。而中韩在饮食和文化上的接近性使得交流更为便利。他建议中国可以更多地与韩国进行交流,以发现并解决中国足球存在的问题。

此外,他还提到青少年比赛数量和质量的问题。他认为每年保持30到40场以上的正式比赛是提升水平的必要条件。然而,中国在比赛数量尤其是高质量比赛数量上存在不足。从中青赛的预选赛可以看出,各地区队伍实力差距明显。同时,他提到韩国队伍的非正式交流赛数量远超国内同年龄段队伍,且许多知名俱乐部的球探常驻韩国,一直在观察韩国的年轻球员。

因此,李章洙认为韩国可以成为中国青少年球员留洋的跳板。他希望中国能够借鉴韩国的青训模式,增加青少年比赛的数量和质量,并加强与韩国的交流,以推动中国足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