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6轮380亿营收,球迷质疑人均消费2万,超职业联赛。
苏超联赛的火热场面超越了许多人的预期。这不仅仅是因为比赛本身所展现出的精彩与激烈,更是因为江苏省内各领域之间的竞争所吸引的关注。在体育和足球项目中,这种竞争更是吸引了大量眼球。尽管这是一场业余性质的赛事,但参与者们并不看重胜负结果,更多的是享受比赛过程和带来的精神愉悦。然而,相较于业余赛事的轻松氛围,职业联赛如国足的比赛结果却往往牵动着球迷的心,输球时更是不易让球迷保持平静。
从经济的角度看,苏超的举办对江苏省的文旅经济产生了直接的拉动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文旅方面的收入增长。据江苏省方面的统计,苏超前六轮比赛在江苏线下监测的五个场景中,共实现了380亿元的营收。这一数字令人瞩目,但在深入剖析后,我们发现这并不完全是苏超赛事本身所带来的收入。
在苏超比赛期间,我们观察到在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这五个场景下,服务营收共计达到了379.6亿元,与上一时期相比,增长率超过了40%。其中,省外游客在这些场景中的出行和餐饮收入占比分别为28.8%和19.7%。然而,这些数字并不完全能够直接归因于苏超赛事。在公布这些统计数字后,引起了广大球迷的热烈讨论。多数人认为,这些收入中很大一部分可能与苏超并无直接关联,可能是因为比赛期间很多与比赛无关的消费也被计入了总收入。
以苏超目前已进行的7轮42场比赛为例,如果按照每场平均4万观众上座来计算,要达到380亿的营收,至少需要每位观众消费2万元。这显然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情况。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只要是在苏超比赛期间的这五个场景中的营收都被计算在内。也就是说,一个人即使在比赛期间只是去球场附近吃了顿饭,他的消费也可能被算作是苏超的营收。
尽管如此,苏超的存在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是无法被忽视的。即使在这380亿的营收中,苏超的直接贡献可能只占一小部分,但这项赛事的存在已经为江苏省乃至更广范围内的民众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它不仅在省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也吸引了省外很多人的关注。许多人都会前来观看比赛,这也导致了部分比赛门票供不应求的情况出现。这就是苏超所带来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单纯的金钱衡量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