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球媒引流转留量
来源:中国文化报
“苏超”的火热,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正在江苏掀起了文旅的新热浪。自开赛两个多月以来,被网友亲昵地称为“苏超”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持续升温,话题不断。这一赛事不仅吸引了球迷的关注,也引领了游客的跨区域流动和跨领域消费,形成了“体育赛事引流,文旅消费变现”的全新模式。
为了充分发挥“苏超”的撬动作用,江苏文旅部门采取了精心组织的策略,上下联动,稳稳地接住了苏超的“传球”。他们将区域性赛事流量巧妙地转化为文旅消费的增量,进一步激发了市场的活力。这不仅是一场足球的盛宴,更是文体旅融合的新引擎。
随着暑期的到来,江苏各地的文旅产品供给更加丰富。结合“苏超”的赛程安排,各地举办了看大展、赏好戏、享非遗等一系列活动。亲子游、避暑游、研学游等跨区域主题旅游线路多达50多条。此外,博物馆夜游、文创市集、美食体验等特色文旅活动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共计500多项。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江苏省推出了景区门票减免、文旅消费券、志愿服务等惠民便民措施1400多项。
在“苏超”的推动下,江苏各地积极作为,联动文旅企事业单位推出“票根+”优惠措施。这些措施不仅激发了“能玩、能逛、能体验”的文旅消费活力,也进一步擦亮了“水韵江苏”的文旅品牌。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13个设区市,各展其长,推动赛事连接文旅资源,形成了有热度的群众参与、有亮度的文化互动、有温度的城市认同。
在“苏超”赛事中,江苏各地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将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赛事的各个环节。观众在欣赏精彩比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江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非遗项目在“苏超”中大放异彩,让广大球迷和游客零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活动期间,现场商圈人流增加,带动了周边商圈的消费。
以赛事为契机,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打造了别开生面的开场展演,节目内容丰富多样,为激情赛事注入了独特的人文温度。“体育搭台,文旅唱戏”,这种新方式进一步助力了文旅体商的融合新发展。
赛场内外,“苏超”的火热不仅在于赛场上的拼搏,更在于城市间的文化交流。新一轮赛事拉开之时,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直接推出“看苏超,游江苏”的文体旅惠民大礼包。与此同时,“足球+文旅+消费”的新模式正在兴起,各地客房预订量不断攀升。
在徐州,大龙湖畔的巨幕直播与各类市集、夜市相结合,为球迷和游客打造了全新的观赛体验。而在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巨大的电子屏前人声鼎沸,消费“热浪”随之而来。比赛当日的南京餐饮堂食订单量位居全省第一,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超255%。
随着夏季的到来,“跟着苏超游江苏”的夏季文旅嘉年华也在热烈展开。“看完苏超留一夏”已成为江苏夏日文旅消费的新符号。据不完全统计,“苏超”前五轮30场比赛累计接待观众超50万人次,带动外地游客量同比增长14.4%,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同比增长14.71%,全省夜间文旅消费同比增长30%。
这一系列的数据和活动都充分展示了“苏超”如何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的新增量,成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