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胜日本,张子宇满分,2人不及格。
北京时间6月18日晚,中国女篮在陕西西安迎来了一场激动人心的比赛,以101-92的分数战胜了日本女篮,取得了三连胜的优异战绩,成功结束了亚洲杯前的系列热身赛首阶段征程。这场胜利不仅展现了球队近期状态的火热,更因内线新星张子宇的持续高光表现而备受瞩目。
面对以“小快灵”著称的日本女篮,中国女篮充分发挥了身高优势。18岁的张子宇在替补登场仅13分钟的时间里,就以高效的13投9中表现,贡献了惊人的18分和10篮板。她的每一次触球几乎都能转化为得分,无论是前场篮板的二次进攻,还是篮下高举高打的转身投篮,都让身高仅1.88米的日本最高球员栗林未知束手无策。张子宇2.26米的绝对高度在场上形成了巨大的优势。
除了张子宇的出色表现,韩旭同样贡献了两双数据,她以攻防两端的经验和技艺,与张子宇形成了互补。两人在场上的轮番冲击让日本队内线疲于奔命。全场比赛,中国女篮的篮板数以60-36碾压对手,其中前场篮板多达18个,二次进攻得分成为拉开分差的核心武器。
虽然日本队并未派出主力阵容,五大核心球员如高田真希、渡嘉敷来梦等全部缺席,平均身高仅1.77米的年轻阵容依然通过快速传导和外线火力制造威胁。首节比赛,日本队三分球14投8中,奥山里佳单节命中3记三分球,一度将比分紧咬至25-26。全场比赛下来,日本队三分球命中率超过40%,而中国女篮虽然三分球仅有17次出手命中5个,罚球也仅有25次出手命中12个,命中率不足50%,这引发了球迷们的担忧。
主教练宫鲁鸣本场启用了14人轮换阵容,旨在为即将到来的亚洲杯筛选最佳阵容。在球员表现方面,五人表现堪称满分。其中张子宇延续了热身赛以来的统治力,三场比赛场均得分高达17.3分。为了保护其体能,采取了“碎片化使用”策略,既避免了体能消耗过大,又最大化了内线杀伤效率。
此外,杨舒予成为外线核心,她9投8中拿下了17分3篮板4助攻的优异数据。她在首节胶着阶段连续突破得分,稳定了局势。而韩旭与杨力维两位老将的全面技术和经验依然是球队不可替代的资产。队长杨力维在第三节命中的关键三分球拉开了比分差距,全场零失误的表现为球队贡献了一份力量。
然而,并非所有球员都表现出色。潘臻琦与李一凡的表现令人堪忧。潘臻琦罚球8投仅3中,多次浪费了轻松得分的机会并出现了2次失误。李一凡在16分钟的时间里得分挂零,仅贡献了3个篮板。如果这种低效的表现持续下去,将严重影响球队的轮换深度。
宫鲁鸣在执教过程中大胆启用了“韩旭+张子宇”的双塔组合。这种组合在第三节末段同时登场时曾让日本队的攻防体系陷入混乱。然而,战术执行仍存在瑕疵。韩旭与张子宇之间的连线配合较少,双塔之间几乎没有传球互动。外线球员向张子宇输送炮弹的时机和精度也有待提高。
随着7月13日深圳亚洲杯的临近,中国女篮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尽管李梦因伤病和个人原因缺席亚洲杯,李月汝也尚在WNBA未归队报到的情况下进行备战比赛对于中国女篮而言充满了挑战和未知性。但张子宇的快速成长与杨舒予的出色表现已经为球队注入了新的动能。接下来几场比赛硬仗将会是检验中国女篮战术成色的试金石无论是再战日本还是在随后迎战澳大利亚的比赛都将是对球队的一次严峻考验。
尽管这场胜利为中国女篮提振了士气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隐患如三分命中率不足以及罚球命中率偏低等问题。同时面对以速度和灵活性见长的小快灵球队时防守轮转速度也需加快提高才能确保球队的胜利之路更为稳健在即将到来的亚洲杯上中国女篮需在天赋的基础上更加磨砺技艺和神经以期达到更高的目标实现卫冕之路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