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篮强度下显露真形,三分失手如何战强队?
来源:来看直播
在过去的几场热身赛中,中国男篮展现了与众不同的篮球风格,尤其是在三分球投射方面的重视,确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命中率达到了令人瞩目的42.3%,在三分球投射上共71次出手,成功命中了30个,这样的表现也预示着他们在即将到来的亚洲杯上的潜力。
然而,在最后一场与波黑队的热身赛中,当对手的三号得分手回归后,比赛的防守强度明显提升。中国男篮在面对这种高压防守时,虽然前三节以63-50领先,但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其中,胡金秋的出色表现独得12分,然而球队的外线球员似乎失去了此前的果断性。
尽管在末节比赛中,程帅澎终于命中本场第一记三分球,帮助队伍稳住了阵脚,但中国男篮却再次暴露了内线依赖症的问题。他们似乎过于依赖内线进攻,而忽视了外线的投射。在比赛的最后阶段,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后卫试图将球交给内线的胡金秋,但波黑队成功盯防并完成了攻防转换,两罚全中,将比分缩小至仅差3分。
从前三场比赛来看,中国男篮的外线其实具备相当的投射能力。但球员们可能缺乏自信心。与欧美甚至亚洲的强队如菲律宾、日本以及韩国相比,他们都非常擅长三分球的投射。如果中国队在比赛中只依赖内线进攻而忽视外线投射,很容易被对方一波流带走。
整场比赛中,中国男篮的三分球投射效果并不理想,共计15次出手仅命中6次,命中率虽达40%,但样本量较少。之前的比赛,他们场均要出手23.6次,而这场比赛连20次都未能达到。如果教练郭士强不继续坚持三分球的策略,而是重走老路,依靠内线打天下,那么中国男篮在亚洲杯上的前景将非常不乐观。更甚者,如果在亚洲赛场上中国队都如此忌惮投三分球,那么在与欧美强队的比赛中,他们将很可能会连续遭受失利。中国男篮需要在战术上更加多样化,既要重视内线的进攻,也不能忽视外线的投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