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险胜引争议,暴露三大短板,亚洲杯定14人名单。
聚焦中国体育界动态,深入关注中国篮球的最新表现。近日,中国男篮在南京奥体中心结束了与波黑男篮的第二场热身赛,场面与首战截然不同。
在首场比赛中,中国男篮从开局就占据优势,最终以20分的巨大分差取得了胜利。然而,次战却遭遇了波黑男篮的强烈反击,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仅以微弱的3分优势险胜。这场比赛不仅是中国男篮在亚洲杯前的最后一场热身赛,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波黑男篮主帅在首战后表示对己方得分手的表现并不满意。而在第二场比赛中,波黑男篮的得分手明显发挥出色,防守强度也显著增强,使得中国男篮一度陷入困境。这场比赛虽然中国男篮取得了胜利,但争议也随之而来。
争议的焦点首先是罚球数的悬殊。全场比赛,中国队获得了多达30次罚球机会,命中率极高,罚进27球,共得27分。相比之下,波黑男篮只有13次罚球机会,不及中国队的一半。一些球迷因此质疑裁判的公正性,认为裁判偏袒中国队。然而,实际上裁判的判罚是按照亚洲杯的吹罚标准进行的,并没有偏袒任何一方。
从比赛本身来看,中国男篮的确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第一是缺乏一名优秀的控球后卫。尽管中国男篮的后卫线人才济济,但一旦遭遇对手的紧逼防守或局部夹击,往往就会乱了阵脚。本场比赛最后阶段,胡明轩和廖三宁的失误险些造成严重后果。
其次是篮球控制力不足。波黑队在本场比赛中抢下了12个前场篮板球,而中国队只有7个。这显示出中国男篮在关键时刻的篮板球保护能力不足。如果不能改善这一点,面对打法和身体极具欧洲化的澳大利亚男篮时,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第三是紧逼防守下的失误过多。本场比赛,中国男篮出现了27次失误,这主要是在波黑队的密集防守和局部紧逼下无法有效应对。如何在高强度防守下减少失误,也是目前中国男篮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中国男篮的14人大名单已经公布,包括赵睿、胡明轩等多名优秀球员。然而,大家也在猜测最终会有哪两名球员无缘正式比赛名单。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中国男篮都需要正视这些问题并加以改进,以期在即将到来的亚洲杯上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