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篮失守,女篮败于日本后卫,球迷仍爱内线
在中国篮球的历史长河中,姚明的巨大成功为内线的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对内线的重视也一直贯穿在近年来的中国篮球战略中。不可否认,在过去的时代,中国男女篮凭借着内线的强大优势,在国内外赛场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随着现代篮球的潮流趋势,快速的小球风格和精准的外线投射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中国男女篮似乎仍在坚持复古篮球的打法。在最近的女篮亚洲杯上,新任主帅宫鲁鸣选择了摆上双塔阵容,这一选择似乎与现代篮球潮流有些脱轨。这一决策也引起了广大球迷的热烈讨论。他们认为,尽管内线实力强大,但过分依赖内线而忽视外线投射,将会使球队在面对快速、灵活的对手时处于下风。
回顾去年巴黎奥运会,日本男篮与法国男篮的加时赛令人印象深刻。身高并不占优势的河村勇辉在场上表现出色,他的得分、篮板和助攻数据都十分亮眼。这场比赛充分展示了外线投射和快速转换的重要性。而在两队的对决中,三分球的命中率也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这次女篮亚洲杯中,中国女篮虽然在小组赛中表现强势,但在面对日本女篮时却遭遇了三分雨的洗礼。田中心一人的得分便达到了惊人的数字,全队的三分球命中率也远低于对手。这无疑暴露了中国女篮在快速小球风格和精准外线投射方面的不足。更令人担忧的是,尽管有长达三个月的备战时间,但在新帅宫鲁鸣的带领下,技战术打法和训练思维方法似乎并未有大的改变。
有球迷表示,国内教练过于注重队伍的纪律性和主教练的威严,而忽视了技战术的更新和训练方法的创新。在全球篮球都在追求快节奏、高效率的小球风格时,中国队却仍然停留在内线主导的打法上。这种过时的理论观念不仅禁锢了球队的发展,也制约了球员的成长。
对于即将到来的男篮亚洲杯,中国男篮在郭士强的带领下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在杨瀚森回归的情况下,中国男篮是否能够适应快速、灵活的打法,是否能够有效地应对外线投射,都将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面对日本、韩国等崇尚三分球的球队,中国男篮需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同时也需要寻找突破的方法和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